青海省博物馆
简介
青海省博物馆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新宁广场东侧,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综合博物馆,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,为省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,占地17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。
青海省博物馆最早筹建于1957年,1986年9月正式建立并对外开放。2001年5月1日,青海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,2008年4月1日起面向社会免费开放,2017年1月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。
截至2017年12月,该馆设主、侧展厅10个,展厅面积9146平方米。文物库房7个,面积2593平方米。馆藏文物14932件/套,其中珍贵文物2193件/套。馆藏文物以新时期彩陶和民族宗教类文物最具特色,涉及宗教、民俗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。承担着以展览展示、文物保护、科学研究、人才队伍培养、社会服务功能、对外教育宣传及交流等多项工作。
场馆组成
一楼两边主要是办公区域,正中央设“正气清风”廉政文化图片展。
二楼中央是序厅、监控室、小岛纪念厅和贵宾室,两侧展厅主要设青海省“十二五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和藏传佛教金铜造像、唐卡艺术展。
三楼中央是文物安全部、消防教育部和礼品销售与休闲的区域,两侧展厅分别是青海历史文物陈列展和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。
四楼主要是资料室、会议室和多功能厅。
发展历史
1957年,首次成立青海省博物馆筹备处,1962年撤消。
1978年8月29日,青海省博物馆筹备处再次成立。
1986年9月26日,青海省博物馆正式建馆并对外开放。旧址位于西宁市城东区为民巷41号,原青海地方军阀马步芳的私人宅邸“馨庐”。
2001年5月1日,青海省博物馆新馆在西宁市新宁广场东侧建成并对外开放。
2005年9月,青海省博物馆升级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
2008年4月,面向社会免费开放。
2013年7月,青海省博物馆被评为“国家二级博物馆”。
2015年5月,青海省博物馆成为青海省第三批省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。
2017年1月,晋级第三批“国家一级博物馆”。
2021年3月23日,牵头成立青海博物馆联盟。
2021年11月,青海省博物馆携最新策划推出的四大展览正式对外开放。此次新展包括青海历史文物展、青海考古成果展、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、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。
2021年11月29日,青海省博物馆推出的“1+3”主题展览开展。展览汇集青海省垣各文博单位馆藏珍品,其中,都兰热水大墓部分出土文物首次亮相。